精选龙应台的书目送110句

龙应台语录目送

1、龙应台目送最经典的话

(1)、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71):路的地面上,有一条很长很长的白线,细看之下,发现是鸟屎。一抬头,看见电线上黑溜溜的一长条,全停满了燕子,成千上万只,悄悄地,凝结在茫茫的夜空里。--龙应台《目送》

(3)、(134):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究竟还有多少,也听不见那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龙应台《目送》

(4)、就是不愿意辛苦点用正当的渠道或用劳力换取酬劳来得以生存,却选择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当然也有一些真是客到异乡,又遭到小偷扒劫的人真正的需要人们伸出同情的援手。但因骗子一多,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随着走向绝景。

(5)、(79):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龙应台《目送》

(6)、(127):眼睛熟悉了黑暗,张开眼,看见的还是黑暗。--龙应台《目送》

(7)、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8)、欢欢喜喜的拿起了这本《目送》,在上周给自己的几天假期内,总算如饮甘怡,一饮而尽。

(9)、(17):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龙应台《目送》

(10)、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1)、这本《目送》于你而言太浅。于是给我挑选了陈丹青的《木心谈木心》,说你看这个。

(12)、也让人们的心灵逐步麻木、冷漠。人们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这种明哲保身、尽量少惹麻烦来为处世之道。所以,中国人就不容易生气了。因为生气了也没用。象这类事件多得不胜枚举了。

(13)、因为我生长在这儿,因为我爱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朋友同事和市场上每天塞给我两把青葱的女人女性一直以来是人类中的弱者,但是作为龙应台这样的一位女性,就有勇气冒着受社会舆论所攻击与被社会所淘汰的危险。

(14)、我才十七岁,我总得相信点什么吧?!——龙应台《目送》

(15)、(48):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龙应台《目送》

(16)、(63):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龙应台《目送》

(17)、(100):我坐在那儿发慌:回忆像甜苦的烈酒,使他两眼发光,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我们该谈下去谈下去,彻夜谈下去不要停。-最后的下午茶--龙应台《目送》

(18)、(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目送》

(19)、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20)、而用极其悍然无畏的、锐利的辞峰、灵动的文笔来揭露咱中国现在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象。文中举证的例子也是现在随处可见,你我他都时常碰到的一些铁一般的事实。让人们不得不去反省,去深思哪!呼吁人们从自我做起,努力的提高咱国民的综合素质。

2、龙应台的书目送

(1)、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2)、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3)、赏析:龙应台送自己的儿子华安,作为一个母亲,她有的只不过是不舍和眷恋。儿子从未远离自己,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儿子强烈的不舍。

(4)、(61):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龙应台《目送》

(5)、(29):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穆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龙应台《目送》

(6)、(107):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龙应台《目送》

(7)、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来说是比咱们强些,以致能正视自身的弱点,贡献出力量才会比咱国进步发展得快。

(8)、还是《散步》里面写到的彻夜不眠之后帮妈妈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围上围巾后牵着妈妈的手进行的那场有犬吠声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里面所写的历尽艰难、最后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诗作牵引,让老爸终于从终日枯坐的沙发里站起了身子、迈开了如学步的幼儿一样的艰难步伐。

(9)、《目送》是龙应台讲她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书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10)、(40):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龙应台《目送》

(11)、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12)、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13)、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14)、也让人们的心灵逐步麻木、冷漠。人们都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这种明哲保身、尽量少惹麻烦来为处世之道。所以,中国人就不容易生气了。因为生气了也没用。象这类事件多得不胜枚举了。

(15)、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16)、(18):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目送》

(17)、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18)、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19)、因为我生长在这儿,因为我爱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朋友同事和市场上每天塞给我两把青葱的女人女性一直以来是人类中的弱者,但是作为龙应台这样的一位女性,就有勇气冒着受社会舆论所攻击与被社会所淘汰的危险。

(20)、文章开始叙写”我”对儿子成长的关注,”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忽而笔峰一转,写到”我”眼中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及至”我”最后目送父亲进入火葬场那一刻.这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直到儿子进入我教课的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龙应台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与终极关怀.。

3、龙应台经典语录目送

(1)、(70):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尘,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龙应台《目送》

(2)、《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3)、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亲盼儿子能够回头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没有”包含着失望,是从心底发出的感情。  

(4)、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5)、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6)、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7)、(95):难道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龙应台《目送》

(8)、(31):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9)、因为我生长在这儿,因为我爱我的父母兄弟、我的朋友同事和市场上每天塞给我两把青葱的女人女性一直以来是人类中的弱者,但是作为龙应台这样的一位女性,就有勇气冒着受社会舆论所攻击与被社会所淘汰的危险。

(10)、(19):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龙应台《目送》

(11)、(2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龙应台《目送》

(12)、(114):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急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他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龙应台《目送》

(13)、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存在状态吗?

(14)、更残酷的是有些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而回头把倒地呻吟的被害者瞄准再碾一次,这是何其残忍之举呢?现今的马路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女人带着小孩子,更甚者是年青力壮的夫妇带着一个小孩在街上到处编着谎言骗取点小钱,

(15)、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 《目送》

(16)、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龙应台 《目送》

(17)、(80):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龙应台《目送》

(18)、(74):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龙应台《目送》

(19)、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20)、  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4、龙应台经典

(1)、(11):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目送》

(2)、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3)、虽然一贯以文明古国着称的中国人其优点也应该不少的,但是自私自利却也是人格最要狭的一面。然,咱们的优点为何不能使国家发展而弱点却能让国家衰退不振呢?

(4)、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来说是比咱们强些,以致能正视自身的弱点,贡献出力量才会比咱国进步发展得快。

(5)、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6)、(106):我总是在暮色深沉中奔向机场。--龙应台《目送》

(7)、(2)现代·徐怀中《西线轶事》:母亲疼爱地望着女儿,她将怎样去迎接战火纷飞的考验呢?

(8)、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有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9)、以上是目送的第一篇文章,这第一篇文章也奠基了这本书的线条与基调。

(10)、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

(11)、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亲盼儿子能够回头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没有”包含着失望,是从心底发出的感情。

(12)、(125):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它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龙应台《目送》

(13)、出自: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包括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14)、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 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16)、而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车祸和工伤事故发生率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这就是人们的自我意识薄弱的体现。人们哪!你到底怎么啦?诚然,我们中国人有这样致命的弱点。

(17)、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龙应台《目送》

(18)、   读后感触颇深.收录一些经典语录与大家分享.

(19)、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20)、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5、龙应台目送推荐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2)、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3)、赏析: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亲盼儿子能够回头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没有”包含着失望,是从心底发出的感情。

(4)、(27):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龙应台《目送》

(5)、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6)、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7)、    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

(8)、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9)、这样自然地就为他国增加了实力和发展啦,要是没有咱中国人的力量,他国又怎会发展这么快了呢?难道他们不爱家、不爱民、他们不想以自己有家为荣吗?又何须饱受风霜与委屈而寄人篱下呢?因为这儿没有他们真正可以发展的地方。

(10)、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11)、但回头再说一句:这也是所有人类共有的心里上的弱点呢,只是看各自的认知和怎么样去克服罢了。即便是咱们的弱点和不足之处再多,只要能勇敢正视和承认再改正不就得了?何须去企求别人家对咱们的认可呢?

(12)、确实我们国家无论是在科学、文化、教育等些方面的进度都比其他欧美国家落后许多,可咱们还是不服气,不想承认。所以就会有说你道,咱中国为何如此落后呢?还不是我国的一些科学家呀、教育家呀等各路精英及有识人士都跑到国外去了。

(13)、(16):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龙应台《目送》

(14)、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却敢于道出咱们中国人的国民综合素质低以及人性上极为偏狭自私的弱点而感到钦佩。但是从她的字里行间也不乏看出她那浓浓赤子心和悠悠爱国情。就如她说:我爱台湾,无可救药的爱着这片我所痛恨的土地。

(15)、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6)、(132):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龙应台《目送》

(17)、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这是作者看着自己的父亲,从而想到,天下的父母,即使再卑微,也是深深的爱着子女。

(18)、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19)、(84):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现在却信了呢?相信与不相信之前,令人沉吟。--龙应台《目送》

(20)、出自: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包括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1)、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2)、 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3)、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4)、我们热切地期盼这一件或艰辛、或困难、或重要的事情的结束,想象着结束的那一刻就是我们幸福来临的时刻。殊不知,这一点的结束,正是下一点的开始。人生没有终点,除了那永恒的归宿。

(5)、(39):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龙应台《目送》

(6)、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7)、(53):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8)、(124):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击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目送》

(9)、(135):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都觉得凄凉。--龙应台《目送》

(10)、 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