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警句句子大全126句

论语警句句子

1、论语警句摘抄大全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论语》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2)、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1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1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6)、(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篭再,斯可以.)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1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2、论语警句句子大全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2)、(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3)、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论语警语摘抄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4)、(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精读:“朽木不可雕”,成语。看来,宰予有点让孔子失望,也有点让孔子生气,居然大白天睡觉。在一干弟子中,这恐怕是最严厉的批评了!对子路的批评,虽然来得猛,但快言快语,子路容易接受,对宰予这样表达生气和失望,宰予能接受吗?看来,孔子批评学生,有时候也难免失当啊。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2)、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13)、精读:“举一反三”,成语。这段话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什么时候启发学生最好,一个是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再启发了,再启发也无济于事。孔子这是关注到学习者有求助的欲望了,自然这个时候再去点拨他,就是最好的。因为内因先起作用,再辅以外力,学习往往就能事半功倍。

(14)、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再加上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5)、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8)、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4、论语警句句子精选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3)、(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7)、精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语。孔子真是一个好老师,为学,他热爱学习,为师,他善于反思,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这样,该是多好啊!

(8)、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论语》

(9)、(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7)、细心的你会发现《论语》中的语句经常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日积月累中,可见,《论语》名句积累背诵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总结了一份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论语》名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收藏起来。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友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0)、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5、论语警句句子摘抄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翻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明白而说不出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给他举例了。”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翻译: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义。”

(1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3)、精读:君子何以能坦坦荡荡,因为君子不为个人谋福利,只为江山社稷谋振兴;小人为什么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小人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扯皮拉钩,钩心斗角,又怎能不忧愁纠结呢?

(1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友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20)、古代的礼是种种特定仪式,乐则需要演奏乐器,射是射箭的本领,御则是驾车的技术。所以孔子所言的学与习,就不单单是指读书和阅读,还要包括学习与演习技艺。

(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1)、(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4)、(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5)、(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6)、(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