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刘基故居门票98句

刘基故居

1、刘基故居简介

(1)、刘基继续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跋扈,旨在攻陷下应天。今敌军顺江东下,来势凶猛,士气正盛,威风凛凛,欲以其气势威吓我军,逼迫我退让。我军绝不应示软,而要针锋相对,竭力抗敌,方能获胜。”刘基的一席话激起了文武大臣的勇气。

(2)、《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由此可见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

(3)、《文成县土地志》(初稿)文成县土地管理局.(M).

(4)、次子:刘璟,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明太祖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5)、果然不出刘伯温所料,江州兵力很少,在朱家军精兵的猛烈攻击下,江州城很快就被攻破了,陈友谅战败,不敢久留,率残兵逃到了武昌。此时,陈友谅营寨中的将领们已无心再战,其镇守江西部将、行省丞相胡廷瑞秘密联系朱元璋,表示若朱元璋能让他保留其所率军队,他愿意归降。朱元璋立即答应了胡的条件。胡廷瑞一降,引发了连锁反应,江西境内很快成了朱元璋的属地。

(6)、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小明王韩林儿在安丰被围,朱元璋北上救援,陈友谅乘机反扑,突袭洪都,力图夺回江西,洪都守将朱文正拼死抵抗,陈友谅久攻不下。陈友谅撤兵至鄱阳湖。

(7)、就在这危急时刻,朱元璋看到刚进入他阵营不久的刘基沉默不语,便询问他有什么好计策。

(8)、“坐着高铁游浙南”,第一天到达文成,你可以到刘基故里走走看看,吃上一顿美味的伯温家宴,然后去有着“中华第一高瀑”之称的百丈漈,晚上入住在森林里的天鹅堡度假酒店。第二天,驱车20分钟,就可以到达铜铃山,观赏华夏一绝的壶穴瀑布。下午有时间,还可以去佛教圣地安福寺,食素许愿。在文成的48小时,绝对会让你有一段美妙难忘的旅程。

(9)、第提出“先陈后张”的策略,灭了陈友谅,逼张士诚自尽

(10)、如果说朱升的贡献主要是战略性的策略方面,那么,刘基性的贡献却是在于根据当时现实的战局形势所提出的有针对性、很实用的策略建议。

(11)、刘伯温也像是诸葛亮一样,一出茅庐就呈现给朱院长时务十八策,分析内外形式,详细讲述灭元兴邦的大计方略。朱院长大喜过望、相见恨晚,以上宾之礼待他。

(12)、这就是刘伯温所提出的“先陈后张”的作战策略,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这一策略非常赞同,他不再犹疑不决了,立即决定采纳刘伯温的建议。据说,刘伯温留下了《时务十八策》,是刘伯温给朱元璋的策略建议,如果还能找到《时务十八策》,这“先陈后张”的建议一定是其中的重要计策。刘伯温的这一高瞻远瞩的计策堪与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相媲美,都是助朱元璋平定列强、夺取天下、建立明王朝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谋略。

(13)、武阳书院,并非是一座历史古老悠久的建筑群,而是近年来为了拍摄电视剧《刘伯温》,而按照江南园林式布局修建的。不过,武阳书院正是少年时的刘伯温读书的场所,不然为了拍摄电视剧也不会建造这样一座书院。

(14)、刘基刚刚入伙,资历浅,他不想驳众臣的面子,见朱元璋主动询问他,他有底气了,于是,他便积极地毫无客气地提出了他的建议:“对主降者和欲逃者,应先杀之,以定军心,鼓舞士气!”众臣默然,被他的严厉主张镇住了。

(15)、♡阅读刘基生平资料,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课程来体验。

(16)、23岁的刘伯温考中进士,如此年轻成为学霸,前途一片光明,老师郑复初对他父亲说:“此子必高公之门矣!”秘书监揭曼硕对人说:“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17)、陈友谅的部队进入了龙湾,该地狭窄起伏,陈友谅的士兵摆不开阵势,船上的士兵还没有能全上岸,前面已经积压在一起了。此时,冯国胜、常遇春等率伏兵趁敌军混乱时迅速出击,陈友谅的军队在混乱中很快被击溃,已上岸进入伏击圈的回不了船上,多数成了俘虏,而刚登岸的急忙撤回船上,快速逃窜,此时潮水又低,慌张中大船被搁浅,朱元璋的各路伏军尽出,陈友谅的兵将们有被斩杀的,有当了俘虏的,有掉进水里被淹死的,全军溃败,死伤无数。陈友谅率领亲信将领,乘快船逃走了。朱元璋不仅抓捕了很多俘虏,而且,还得到了数百艘战船。

(18)、    山城水城天然文成,诗里梦里刘基故里。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细雨迷蒙中的行走,让我们这次的刘基故里行增添了了几多诗意。等着,看我们的游记,很快就要出炉啦……

(19)、朱元璋根据当时的局势,也是比较倾向于采用这一策略,先打击陈友谅。

(20)、《温州地理》姜竺卿著,上海三联书店(M).2015 

2、刘基故居门票

(1)、应天保卫战之时,陈友谅遭受重创,但是,原本陈友谅的实力比朱元璋就高出很多,虽然其兵力有比较大的减弱,但是,其战力还是不可小视的,即便是在应天受损,陈友谅的实力仍比下游的张士诚要强。

(2)、即便是刘伯温故里景区也是少有人知,就何况武阳书院了,知道这里的游客少之又少,大多是一些当地人或周边的人来此游玩。

(3)、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历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

(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成县除了大名鼎鼎的南田台地,还有一个面积极小桂山台地,在桂山乡内,海拔800米左右,面积约2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夷平面四面环山,台面略有起伏,但相对高度不大;台沿陡峻,沟谷深切。岩性为花岗岩、凝灰岩等。冬季寒冷,夏无酷暑,宜种植单季稻、番薯等农作物和营造各种林木。

(5)、在朱元璋占领应天(南京)之后,当时天下主要由三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分而据之,朱元璋以应天为战略要地,着力于争夺天下。当时,他有两个强大的对手,一个是张士诚,他占据通州(今江苏南通)、常熟、松江、常州等地,定都于平江(今江苏苏州),成了江南一带强大势力集团;另一个是陈友谅,他占领安庆、池州、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抚州、赣州、信州(今江西上饶)、襄阳等地,在太平(今安徽繁昌、芜湖一带)称自称为皇帝。

(6)、可是,刘伯温却不赞同朱元璋和他的多数臣僚们的看法,他提出了与他们完全不同的征战策略。刘伯温向朱元璋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张士诚虽在平江建都,成江南霸主,但他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想着固守江南,自守自保,绝不会主动出兵应天的。对于张士诚这样固地自守的一方强主,不足为虑,现在没有必要出兵去对付他,以后再慢慢收拾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了,他实力相对强一些,而且他素有野心,一直想抢夺天下,如今占据长江上游,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朱家军,又想报应天兵败之仇,直接对应天构成很大威胁,如果朱家军率兵下江南,去打击平江的张士诚,陈友谅必定会趁朱家军离开应天时,从长江上游挥师东下,乘虚进攻应天。所以,先追击陈友谅,张士诚未必定敢轻易来犯应天。

(7)、安福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距今1200多年,历史上曾有二十几位高僧住持道场,弘扬佛法,但世事兴衰无常,由于多种原因,到上世纪末,安福寺仅剩半厅四方木殿以及几块残旧的石碑。安福寺是按唐代寺院的样式来重建的,它的结构中轴对称、端庄大气,中路建筑依次为山门、灵山圣殿和藏经楼。

(8)、05:千年古横陽,历史上的三次行政区划大变迁!

(9)、民间传言刘基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人们常常把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谋略宗师。

(10)、《自然地理学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王文福著.(M).2014

(11)、八世孙:刘瑜,明孝宗时授处州卫指挥使。明世宗时续封为第三代诚意伯。

(12)、朱元璋仔细听完刘基的分析和建议,他感到刘基的计策颇有道理,遂坚定了抗击陈友谅的信心。于是,朱元璋接受了刘基的建议,排兵布阵,迎战陈友谅。

(13)、朱元璋身边的臣僚中多数人认为,在当时张士诚实力比较弱,他占据在长江下游的平江及江南各地,朱家军如果沿江而下,进击平江,要打败张士诚相对比较容易,俗话说:“软柿子好捏。”先对弱势敌人下手,胜算比较有把握。而陈友谅虽经历了应天败局,但他的实力仍是比较强的,若是朱家军山江而上,去追击力量相对比较强的陈友谅,若是相持不下,一旦张士诚来攻应天,便将受到两面夹击,这是非常危险的。

(14)、此时的局势,朱元璋已经拥有了更强的实力,开始由战略防守转向战略进攻。当然,他所面对的强敌仍然是陈友谅与张士诚。

(15)、这奇袭和硬拼的计策,朱元璋都没有采纳,他心里清楚,陈友谅的势力是比较强大的,敌军来攻,锐气正旺,若与之决战,胜算不大;而要突袭太平城,也并非易事,太平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当时花云和朱文顺守城,并陈友谅一举攻陷,表示陈友谅的实力是很强的,若此时率军突袭,一旦久攻不下,便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此时,还有人主张与陈友谅讲和,甚至暂时归顺陈友谅,认可他的皇帝称号。朱元璋一时无计可施,犹疑不决。

(16)、朱元璋仔细听完刘基的分析和建议,他感到刘基的计策颇有道理,遂坚定了抗击陈友谅的信心。于是,朱元璋接受了刘基的建议,排兵布阵,迎战陈友谅。

(17)、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

(18)、听莺语,望书院,倚亭边。长廊漫步,遥忆故客仕途艰。百战良谋无际,郁离奇书传世,辅主定江山。却忘前人诫,君侧最难安。

(19)、这奇袭和硬拼的计策,朱元璋都没有采纳,他心里清楚,陈友谅的势力是比较强大的,敌军来攻,锐气正旺,若与之决战,胜算不大;而要突袭太平城,也并非易事,太平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当时花云和朱文顺守城,并陈友谅一举攻陷,表示陈友谅的实力是很强的,若此时率军突袭,一旦久攻不下,便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此时,还有人主张与陈友谅讲和,甚至暂时归顺陈友谅,认可他的皇帝称号。朱元璋一时无计可施,犹疑不决。

(20)、也是服气刘伯温的华丽转身,原来是镇压起义,现在又帮助起义军。当不了你的朋友,就做你的敌人!哈哈!好一个刘伯温。

3、刘基故居

(1)、就在这危急时刻,朱元璋看到刚进入他阵营不久的刘基沉默不语,便询问他有什么好计策。

(2)、传说中把刘伯温传得神乎其神,认为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奇门六甲,无所不通;超常谋略,无人可比,等等。

(3)、基于以上的分析,刘伯温极力主张,优先除掉陈友谅,这才是上上之策。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的平江势力,便将独力难支,其生死存亡,必然由朱元璋来决定。届时,找机会灭掉张士诚,便能清除两股强敌,之后,便能挥师北上,横扫中原大地,成就帝王大业。

(4)、长子:刘琏,生于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与胡惟庸的d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5)、旅行的最后一站,铜铃山,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是浙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铜铃山的秀美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森林栈道魅力诱人,二是壶穴瀑布全国独有。

(6)、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7)、   台地地面平旷,台地内部虽存在着浑圆的丘陵缓岗,但相对高度不大。总的看来地表平缓,起伏不大。地势两北较高,东南较低。岩石多为紫红色砂岩、砾岩、流纹岩、凝灰岩。台地内溪涧纵横,主要溪流是飞云江支流泗溪上游段。

(8)、民间关于刘伯温的传说虽有些太神了,但是,刘伯温确实是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他对诗文尤为精通,水平极高,他的诗文古朴雄放,勇于抨击官场腐败政治,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诚意伯文集》历来为文人说推崇。

(9)、那么,面对着强弱有所不同的两股势力,该如何用兵呢?拥有进攻实力的朱元璋该优先进攻哪一股敌人呢?朱元璋身边的文武大臣对此的意见分歧很大。

(10)、注:兵谋郁离为刘基著作《百战奇谋》《郁离子》 

(11)、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当时朱元璋还受红巾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领导。朱院长南下开疆扩土后,还遥奉韩林儿为帝。每到过年的时候,中书省都要设御座给韩林儿行礼。

(12)、    近年来,文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刘基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在刘基庙内设立刘伯温纪念馆,在文成县博物馆内开设“千古人豪”刘基专题展厅,在文成县文化中心广场树立刘基雕像,在南田镇建成融自然人文景观和廉政文化于一体的问道刘基馆;连续多年举办刘伯温文化节,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温州刘伯温文化遗产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还拍摄了《伯温家宴》 《太公祭》等微电影记录片,出版了《刘伯温传说新探》 《刘伯温传说(集成)》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太公祭》 《刘伯温文化遗产研究论文集》 《坐论南山》等图书,设计开发了卡通公仔、帝师文具等百余种文创产品,同时积极探索推动文旅融合,激活文旅发展动态,全面推开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拓展性实施“伯温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和“伯温文化+乡村旅游等文化产业融合工程……

(13)、   早在盛唐时期,道士司马承祯所编的《天地宫府图》就已将南田列为道教的第六福地;而北宋乐史所编的《太平寰宇记》更是对福地南田作了具体的描绘:“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无多让”就是没多少逊色、没多少差别的意思,所以南田和世外桃源没有什么差别。可见,起码在唐宋时期,南田就以道教福地声名远播了。

(14)、时胡惟庸任左丞相,新仇旧恨一块报,他暗中唆使所善地方官吏上书诬告刘伯温,说谈洋地有王气,刘伯温想据为墓地,民不给,就叫立巡检司驱逐民众。

(15)、在元末的乱局中,群雄并起,各方割据势力都想抢夺天下,战事频发。在朱元璋率兵征战天下的关键时刻,著名的谋士朱升为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根本性的战略方针,使刘邦能逐渐强大起来。朱升的这一根本战略,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致胜法宝,没有朱升,朱元璋只能像其他一般的割据势力一样,陷于战争乱局的挣扎中,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16)、----------------------------------------------

(17)、百丈漈风景名胜区位于文成县境内,距文成县城4公里,距温州市区115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海拔800余米,地势自西向东,为洞宫山脉延伸段。是一处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瀑雄、峰奇、湖秀、潭丽等特点的高品位旅游、避暑的休养胜地。周围20余公里,是一个高山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北宋《太平寰宇记》称:“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

(18)、其次,朱元璋召回了在外征战的徐达、常遇春,率军与应天的守军互相配合。接着,朱元璋令冯国胜、常遇春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伏于石灰山侧;令徐达率精锐部队于南门外集结,令杨璟驻兵大胜港,令张德胜、朱虎率领水师出龙江关外,各路军做好应敌准备。

(19)、福荫武阳地,景物美天然。古村灵秀,不染流俗与烽烟。老屋遗风犹在,旧日雕栏未改,人事逾千年。乘兴寻先迹,驻足辨楹联。

(20)、提起《授经图》,或许有些了解历史的人知道,一共有三幅,皆为授经图,但尺幅和构图方式不同,整体展现给我们的画面信息大致一样,即刘伯温一家人坐在石头上,向子孙传授儒家经典。

4、刘基故居风水

(1)、小舞,也叫黑白之舞,曾经的舞者,现在的独立摄影师,同时也是旅游达人、服装设计师、奢侈品买手。2013年杭州摄影首次双年展参展者,佳能中国映像十年大奖获得者,人体摄影专辑《非墨》一书被法国国家图书馆特邀收藏。

(2)、在这两个军事集团中,陈友谅是比较强大的。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陈友谅攻下太平,并在那里后建国称帝。当时,陈友谅杀了太平的守将花云,并斩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顺,自以为能占领天下的一定是他,他感到自己兵力强大,因而狂妄自得,不可一世。只是,他在张狂时并不糊涂,他深知他称帝之后,其首要的对手是占据应天的朱元璋,因而,他声称即便没有平江的张士诚的支援,他也可以独自击败朱元璋。于是,他调集了在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水师,沿江而下,朝应天进发。陈友谅咄咄逼人,直接要找朱元璋来决个高低。

(3)、其实,就历史贡献方面,刘基主要是以他的谋略思想而见长的。他留下了《郁离子》《百战奇略》《卖柑者言》等谋略著作,是后世人们所喜欢阅读的智谋典籍。

(4)、朱元璋身边的臣僚中多数人认为,在当时张士诚实力比较弱,他占据在长江下游的平江及江南各地,朱家军如果沿江而下,进击平江,要打败张士诚相对比较容易,俗话说:“软柿子好捏。”先对弱势敌人下手,胜算比较有把握。而陈友谅虽经历了应天败局,但他的实力仍是比较强的,若是朱家军山江而上,去追击力量相对比较强的陈友谅,若是相持不下,一旦张士诚来攻应天,便将受到两面夹击,这是非常危险的。

(5)、即便是刘伯温故里景区也是少有人知,就何况武阳书院了,知道这里的游客少之又少,大多是一些当地人或周边的人来此游玩。

(6)、朱院长听说后派人护送他返乡。而且亲自写下了意味深长的话:“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不知道没有文化的朱院长怎么还这么多词,也不知道书法怎么样?还好意思给大学问家提词!刘伯温回家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65岁,谥号文成。

(7)、刘伯温的积极应对,伏兵奇袭的策略让朱元璋在应天保卫战中大获全胜,他不仅成功地守住了应天城,而且还乘胜追击,趁陈友谅兵败溃逃而无力防守时,成功收复了太平,捣毁了陈友谅的老巢,改变了实力对比状态,使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争斗中开始占据优势。

(8)、说到这里可以看出来人的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只要努力永远都不会晚,看看刘伯温50了才迎来人生的春天,才有了人生的起点,这对正在努力中的你应该是一个多么大的鼓舞!

(9)、聪明伶俐的刘伯温,如果办事再圆滑一点,处理人际关系再圆融一些,就好了,树敌太多了!

(10)、武阳书院规模也挺大的,建筑以山势而建,层层递高,环境优雅宁静,自拍摄完电视剧后,这里并没有因此而荒废,而是合理利用了起来,与刘基故里两者构成了刘伯温故里风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了解刘基这位历史人物的好去处。

(11)、在朱元璋征战天下时,他身边有两位谋士对朱元璋的贡献最大,一位是朱升,另一位是刘基。

(12)、刘基自幼天资聪慧,爱好学习,在他父亲启蒙教育下,他12岁考中秀才,被乡间父老称为“神童”。十四岁进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从师习《春秋》,对这部儒家经典便能倒背如流,并能深解其义,能有独特见解。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刘基二十三岁赴元朝京城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

(13)、基于以上的分析,刘伯温极力主张,优先除掉陈友谅,这才是上上之策。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的平江势力,便将独力难支,其生死存亡,必然由朱元璋来决定。届时,找机会灭掉张士诚,便能清除两股强敌,之后,便能挥师北上,横扫中原大地,成就帝王大业。

(14)、后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朝廷起用他打击起义军,可又怕他功劳太大,就处处使绊子,迫使他辞职逃回老家青田,这时候已经四十六岁了。

(15)、刘基见众臣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了,他继续说:“兵法云,后发制人,因而胜之。陈友谅虽率悍将骄兵,但乃千里来犯,既属不义之师,又因长涉而疲惫,我军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可用诱敌之计,以奇兵伏击来犯之敌,必能取胜。此战事关全局,需竭尽全力,击溃敌军。”(参看忝任《刘基评传》)

(16)、在这两个军事集团中,陈友谅是比较强大的。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五月,陈友谅攻下太平,并在那里后建国称帝。当时,陈友谅杀了太平的守将花云,并斩了朱元璋的养子朱文顺,自以为能占领天下的一定是他,他感到自己兵力强大,因而狂妄自得,不可一世。只是,他在张狂时并不糊涂,他深知他称帝之后,其首要的对手是占据应天的朱元璋,因而,他声称即便没有平江的张士诚的支援,他也可以独自击败朱元璋。于是,他调集了在当时势力最强大的水师,沿江而下,朝应天进发。陈友谅咄咄逼人,直接要找朱元璋来决个高低。

(17)、   南田素有“天顶”之称。在文成、青田一带有句俗语,叫“九都九条岭,条条透天顶。”意思是说,四面八方都有山岭通向跟天顶一样高的南田。在如此突兀的山顶上,却是沃壤百里,平畴千顷,是一片宽阔的高山台地。南田山的百丈飞瀑,上接蓝天白云,势如蛟龙,声如惊雷,直奔而下,使得南田即使是遇上大旱天也还是稻谷丰登。另外南田的云雾也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刘基61岁退休时,朱元璋送给他一首诗,其中两句就是说:“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18)、实现不了梦想,就著书明志。现在已经是老刘的伯温开始隐居老家青田撰写《郁离子》。俗话说“是龙你要盘着,是虎你要卧着。”自命不凡的刘半仙无奈啊!

(19)、刘基故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刘基上五代均住此。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

(20)、此时,朱元璋见决战的机会来了,他率主力赴鄱阳湖,与陈友谅在鄱阳湖鏖战,双方拼死厮杀,皆死伤惨重。战局到了关键时刻,刘伯温及时向朱元璋献策,建议派重兵扼守鄱阳湖四周出口,把陈友谅困在湖内。陈友谅被困鄱阳湖,粮草接济不上,只好率兵四处突围,但皆被堵杀,陈友谅在突围时战死,彻底结束了他的皇帝梦。

5、刘基故居导游词

(1)、传说中把刘伯温传得神乎其神,认为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奇门六甲,无所不通;超常谋略,无人可比,等等。

(2)、有人提出计策,建议朱元璋避敌锋芒,出兵绕到敌后,收复太平,让陈友谅回师救援,以遏制陈友谅对应天的进攻之势;而有人则表示,请朱元璋亲自率主力,在应天城外主动应敌,与敌硬拼。

(3)、    刘基故里景区,位于天下第六福地文成县南田山。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谥号文成,文成县名由此而来。他是明朝开国元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著有兵书《百战奇略》、散文集《郁离子》。刘基树开国勋业,兼传世之文章,后人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人豪。刘基故里,地灵出人杰,文化积淀极为丰富。

(4)、   历代以来,有不少道教高人就慕名而来,在这里修身养性。据清光绪《青田县志》载,南田东南部的百丈漈瀑布旁边有一个石室,据先辈说,从前有个陶真人在这里炼过丹。陶真人就是陶弘景。陶弘景,南朝时丹阳秣陵人,当初是南齐诸王的侍读,后来隐居在句容的句曲山等地。由于帮助萧衍夺取齐朝帝位建立梁王朝,参与国家机密,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青田县志》说陶弘景炼丹南田,绝不是无稽之谈,因为陶真人就曾在距文成不远的瑞安西部的陶山隐居过,按《辞源》的说法,“陶山”的地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5)、那么,面对着强弱有所不同的两股势力,该如何用兵呢?拥有进攻实力的朱元璋该优先进攻哪一股敌人呢?朱元璋身边的文武大臣对此的意见分歧很大。

(6)、   同时,南田也是明代开国军师诚意伯--刘基的故里,此处乃高山平台,因其地平坦广阔,又有大片肥沃的良田而得名,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在元明时本属处州青田,后至民国三十五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出一个新县文成,以千古人豪刘基的谥号为名,南田便至此归属温州文成。当然,青田人从来也是认为刘基就是青田人,他们说,后代户籍改变了,但史书上刘基永远不会变。

(7)、陈友谅率兵逼近江东桥,见该桥已变成了石桥,且不见康有才的身影,他知道中了康有才的诡计了,他不敢闯坚固的石桥,于是,他便在龙湾上岸,想从陆路去突袭应天,抓住朱元璋。可是,龙湾恰恰就是朱元璋、刘基所设伏的诱兵之地,是一个设好的伏击圈。

(8)、民间关于刘伯温的传说虽有些太神了,但是,刘伯温确实是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他对诗文尤为精通,水平极高,他的诗文古朴雄放,勇于抨击官场腐败政治,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其《诚意伯文集》历来为文人说推崇。

(9)、据村人介绍,过去施茶亭东侧梢间设有神龛供祭祀,西侧次间设厨房、小戏台。逢集市时,有木偶戏在此演出。茶亭左右厢房为两间,厢房下设马厩,是为过往行人提供投宿的地方。古道从过廊内经过,出入口为石拱门,一侧廊有靠背式座位,作为行人休憩之用。如今廊内尚存碑刻两块,一为《重修武阳施茶亭记》,立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碑为青石质地;一为《武阳堂碑》,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碑为花岗岩质地。

(10)、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曾经是莽撞少年,曾经度日如年……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个小小梦想,能够慢慢地实现……

(11)、  南田台地,以它的面积200余平方公里大小,在国内属于是个极小的高山平原,极可以忽略无视。但其在浙江、在温州、在文成,却是一个极其重要历史文化地理重地,这里不仅是有着历史文化名人刘基故里,而且还是百丈漈-飞云湖AAAA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古被称之为道教洞天福地下七十二福地,世外桃源,是文成的金名片。

(12)、        吴瑾,字德瑜,网名仲雍胄胤,书斋号尚德堂,书画爱好者,浙江省文成县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旅居法国。自2015年起师从董学增先生(蝴蝶庄生)学习诗词,聊写性情耳,但求适性,嘤嘤求友,共乐此道,不亦悦乎!

(13)、武阳书院,地处文成县西北部的刘伯温故里旅游景区中的山凹处,距离刘基故居约300米,距离文成县城约35公里,开车的话大约40分钟即可到达。

(14)、刘基故居为五开间。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由此可见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

(15)、中举志之后,刘基曾闲居几年,后又在元朝为官,最后因对元朝腐败昏聩政治不满,辞官归故里,直到至正二十年(1360年)才应邀进入朱元璋占据的应天(今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

(16)、那么,刘伯温进入朱元璋阵营之后,对于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明王朝到底有什么贡献呢?

(17)、刘基继续说:“陈友谅劫主称帝,骄横跋扈,旨在攻陷下应天。今敌军顺江东下,来势凶猛,士气正盛,威风凛凛,欲以其气势威吓我军,逼迫我退让。我军绝不应示软,而要针锋相对,竭力抗敌,方能获胜。”刘基的一席话激起了文武大臣的勇气。

(18)、刘伯温的积极应对,伏兵奇袭的策略让朱元璋在应天保卫战中大获全胜,他不仅成功地守住了应天城,而且还乘胜追击,趁陈友谅兵败溃逃而无力防守时,成功收复了太平,捣毁了陈友谅的老巢,改变了实力对比状态,使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争斗中开始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