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务虚笔记史铁生在线阅读69句

务虚笔记史铁生

1、务虚笔记史铁生读后感

(1)、《务虚笔记》带着几乎是史铁生所有的思维程式和苦难的人生旅途,替我们思考,引着我们追寻。他的文字里张扬着生命力的长度和广度,彰显着人类对命运这个爱开玩笑的不明敌友,始终的热爱和坚强的抗争。

(2)、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儿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儿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3)、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

(4)、灰色的蚯蚓像一条彩色的蜈蚣那样动起来,五颜六色的车流像一条条艳丽的蛇。当金碧辉煌的烟尘里一条沙哑的歌喉,模仿着哀愁,东一句西一句兴冲冲地唱遍各个角落的时候,城市的白天才算正式开始。(p29)

(5)、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6)、从我出生到现在的16年间,我所非常庆幸的是家里没有一个人离开过,现在的一切和十六年前的一切,至少从角色数量方面,是只增不减的。我惟一接触过的死亡来自电视里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能出现在的电视里的大抵都是或有才或有权的人,而这些人中,只有两个人让我流下过眼泪。

(7)、《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8)、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9)、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思想可以依赖理性;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史铁生《病隙碎笔》

(10)、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史铁生《的事》

(11)、佛家有一说:杀一生命,等于杀一世界。那么,一个生命的出生也就是一个世界的出生了,任何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12)、  ●爷爷从来不提起叔叔,不说明爷爷已经把他忘记了,恰恰相反,说明他把他记得非常深。

(13)、苦难消灭自然也就无可忧悲,但苦难消灭一切也就都灭。

(14)、现在是将来的过去,现在是过去的将来,将来是将来的现在。

(15)、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该书责任编辑说,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作家,对于情与爱,因其与众不同的人生而作着一种最孤独和最冷静的思考,并将这些都浓缩在《我的丁一之旅》之中,小说诗性的语言十分洁净,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16)、如果你喜欢这本书,那么欢迎你来到史铁生的世界。

(17)、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18)、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19)、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20)、  ●问题,很可能,在提出的时候,答案已经存在。

2、务虚笔记史铁生在线阅读

(1)、  ●真实并不在我的心灵之外,在我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种叫做真实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待在那儿。真实,有时候是一个传说甚至一个谣言,有时候是一种猜测,有时候是一片梦想,它们在心灵里鬼斧神工地雕铸我的印象。

(2)、史铁生发表的小说作品有:《老屋小记》、《我的丁一之旅》、《山顶上的传说》、《插队的故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午餐半小时》、《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务虚笔记》、《毒药》等。

(3)、  ●宽慰不排除爱也不排除恨甚至不排除“纵使相逢应不识”,而只排除平庸,只排除不失礼数地把你标明在一个客人的位置上,把你推开在一个得当的距离之外——对了:朋友。这位置,这距离,是一条魔谷,是一道鬼墙,是一个丑恶凶残食人魂魄的老妖,它能点金成石、化血为水,把你舍命的珍藏“刷拉”一下翻转成一场漫不经心的玩笑。

(4)、  ●现实在梦想中流行,一如梦想在现实中传诵。

(5)、往事,过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未被意识到的,它们都已无影无踪,甚至谈论它们都已不再可能。另一种被意识到的生活才是真正存在的,才被保存下来成为意义的载体。(p7)

(6)、爱是一种理想或梦想,不仅仅是一种实际,这样,当爱的实际并不美满时,喜欢实际的中国人才不至于全面地倒向实际,而放弃飘缭于心魂的爱的梦想。

(7)、史铁生第一篇小说是《爱情的命运》,代表作中篇是《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代表作长篇小说是《务虚笔记》,《务虚笔记》使他一举成名。2019年9月23日,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8)、  ●总是有这样的人,在残酷的春天我常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无论是在繁华还是偏僻的地方这世界上处处分布着他们荒凉的祈盼

(9)、  ●但无论如何,必有一天他们的故事也要结束,那时候他们也会真正看见孩子,并感受结束和开始的神秘

(10)、WR在大西北劳改地,确实懂得了很多事理。他懂得了孩子式的激情(也包括他的初恋)的徒劳无用。“童话是没有说完的谎言”。他懂得了“只有权力,能够真正做成一点儿什么事”,他要抓住我们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的把柄。经过了生活的磨炼,他当然懂得了政治的肮脏;但他决心投身于肮脏的权力斗争。可是,正当他滔滔不绝地宣讲自己的政治哲学并所向披靡的时候,冷不防“我”向他提到了O,并质问他:“你真的是不爱她了吗?”他立刻楞住了,不知如何回答。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心。但他仍然想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情感:“我只是想,怎么才能,不把任何人,尤其是不把那个看见皇帝光着屁股的孩子,送到世界的隔壁去。其他的事都随他去吧,我什么都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骂名都可以承担……”“我”则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他的伪善:“这么说你才是一个圣洁的人,对吗?”他不承认。但他越是不承认,越是标榜自己将来会“遗臭万年”,就越是说明他与他所攻击的那些“圣洁的人”、精神贵族没有两样,甚至比那些人更加“圣洁”,进而他牺牲了“个人的”荣誉和爱情而结了一门政治婚姻,据说为的是更有权力来拯救人民!

(11)、要是一个人做梦,到死都没醒,你说,这梦还能算梦吗?

(12)、  ●所谓“昨天”,也许不如干脆说“过去”。但是不,这不一样。譬如,说“我们的过去”,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要是说“我们的昨天”呢,便包含了对那段时光的态度。譬如“我们从过去走来”不过是陈述一种进程,而“我们从昨天走来”却是在骄傲着一种进步。“过去”仅仅是对时间的客观描述,“昨天”却包含了对历史的主观感受。

(13)、  ●总归是要有这一个起点,也可能碰巧就在融雪的季节……

(1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并不止一个九岁吧,他不断从现实走进传说、从传说走进现实,每一次迷茫都不比九岁时更轻松

(15)、所谓最美丽的位置,F医生以为,并不一定是指最快乐的位置,最痛苦的位置也行,最忧伤最煎熬的位置也可以。(p63)

(16)、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史铁生《我与地坛》

(17)、每一个朝阳的升起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不论多么困难,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这些年来的文稿整理出来,结集出版。

(18)、  ●不过他没有再走进那片恢弘和苍茫中去,他就像当年的我——就像一个才入世的少年一般,觉得世界真是太奇怪了。

(19)、凡我笔下人物的行为或心理,都是我自己也有的,某些已经露面,某些正蛰伏于可能性中待机而动。

(20)、  ●但那个地方,在长久的记忆里变幻不住甚至似有若无,唯那惊诧惊奇惊恐和自惭形秽真真确确长久地留在印象里

3、务虚笔记史铁生经典语录

(1)、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叙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

(2)、小说主线是女教师O分别与政治家WR和画家Z的两段爱情,也包括三人的成长过程,整部小说以O的“死亡序幕”开始,以几乎全体人物对O之死的“猜测”告终。O到底为什么死?是因为爱还是因为无爱?没人说的清楚,甚至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不论如何Z一定是她自杀的导火索。从这条主线可以分离出来医生F与女导演N、诗人L与恋人的两段爱情,因为F、N、L与O、WR、Z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残疾人C与女人X、Z的叔叔与叛徒女人的感情,Z的弟弟HJ与T、T(或N)的父母、Z(或WR)的母亲与死去的丈夫三组故事以及叙述者“我”的穿插和独白。真乱啊,比《百年孤独》人名还烦。

(3)、但又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写作者在写作之夜的种种思考,王安忆在后记《精诚石开》里写:“他其实并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无可奈何,而是和所有人一样,甚至更高程度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4)、更加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史铁生的文字总是充满哲理的,是即使什么都不懂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它是回事儿的哲理。这在《务虚笔记》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篇中那段有一大堆年份的议论。那些看似跟你绕迷宫的文字里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过去与现在的时候仿佛在我面着交杂起来,本来应该平行的空间似乎受到了某块磁石的吸引开始错乱,认知前与认知后的时空穿插在一起。的确,我们目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传说”,在我们懂得运用脑子去记忆以前的那些故事,都是通过别人的嘴巴说出来的。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或段落在书里很常见。

(5)、甚至还有葵花林里的叛徒女人和Z的叔叔,少年hj为了爱情的长跑,Z对姐姐M说不出口的迷恋,这些因为在特定的时代而显露出绝望的悲哀的故事都指向了同一个命题——爱情。

(6)、史铁生不幸是个残疾人,是个残疾先于爱情到来的残疾人,更不幸是一个生在中国的残疾人。然而他爱读书,爱思考,有才华,故幸而成为一个会被历史记住的作家。然而在西方,我们知道,投降不是可耻的,战俘回国是受到欢迎的。残疾人也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也可以有爱情(不仅仅是婚姻)。史铁生如果是在这样的国家,他还会成为一个如此深刻的作家吗?《我与地坛》里有一句话: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我想我是知道了。

(7)、在我们赞扬他,用身残志坚勇于和病魔抗争的字眼来形容他时,是不是残忍的否定了他本该熠熠生辉的另一面人生?

(8)、若再把那同情和摇头转换为对坚强与乐观、无私与奉献的千倍万倍的赞许,便是一个渴望爱而又不敢爱、指望死却又不能去死的可靠处境了……(p19)

(9)、  ●在这世界上我只爱你,要是我有力量,再爱一回,我还是要选择你。我宁愿相信这话的真实。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她最终唯一想说的,也是唯一能够说得清的。就像一句禅语,听不听得懂要看听者的悟性了

(10)、世界的结构基本不变,寒冷和温暖的比例基本不变。但这并不是说,极地的寒风不会造成赤道的暴雨。上帝的人间戏剧继续写下去,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p46)

(11)、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

(12)、当残疾人C被爱委会的老太太带着审视的目光质疑他的性能力时,作为读者的我都隔着纸张感受到了一个男人的屈辱和尴尬,我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史铁生,同时又为自己的联想感到惭愧的歉意。史铁生是不是一直活在这样的众人自以为善意的目光里呢?

(13)、  ●爱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包括只爱自己的人

(14)、死,在汉语中有很多可以代替的词。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这个字。为什么人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词语来代替“死”?因为恐惧。而关于生死,史铁生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想了无数遍。我想,他不怕这个字,他可以坦然面对。

(15)、  ●你被杀死了,你就是一个应该活着的好人;你活下来了,你就是一个应该被杀死的坏蛋。

(16)、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

(17)、要是一种思绪独辟蹊径,拓开了生命的可能之地,没有舞台它也已经是艺术。

(18)、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19)、它不像小说,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于小说的印象。一开始,只觉得非常零散。东一笔西一笔,看不出明确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习惯的人物形象塑造。里边的人物,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作为代号。可是越往后读,就会发现故事的各条线索逐渐清晰,合拢成为一个精巧的艺术品。人物只有代号,也越发觉得意味深远。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个人,都代表了一类人的命运,很多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史铁生从没有具体地描写哪怕一个人物的外貌,可是这些人物确实如此清晰,栩栩如生。

(20)、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命运之偶然性的研究有了更加自觉的性质。命运之对于个人,不只是一些事件或一种遭遇,而且也是他在人间戏剧中被分配的角色,他的人生的基本面貌。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命运即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史铁生便格外注意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那样一些偶然性,它们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不同的人间角色。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这样的偶然性名之为人物的“生日”。不同的“生日”意味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世界,角度的微小差异往往导致人生方向的截然不同。这就好像两扇紧挨着的门,你推开哪一扇也许纯属偶然,至少不是出于你自觉的选择,但从两扇门会走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

4、务虚笔记史铁生PDF

(1)、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消逝的钟声》

(2)、《病隙碎笔》是2008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随笔集,作者是史铁生。

(3)、如果说诚实大胆是WR的天性的话,那么内心的执着就是Z的天性。巨大的内心体验笼罩了幼小的躯体。而那个懵懂的O在走入这样的世界后,被深深地震撼了,她觉得自己爱上了Z,然后忘记了过去的爱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就真的那样一路爱了下去,直至到死她也没有承认她不爱Z或者Z不爱她。画家Z就亲手将O一直苦心经营或者说是虚构的爱轻易地毁灭,而对于Z来说,他自己也许也正在虚构一种爱,虚构一种自以为是的对高贵艺术的追求。

(4)、爱就是不演戏!把你的一切都敞开吧,把你愿意敞开和不愿意敞开的都敞开吧!

(5)、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这空空的来风,只在脱落下和旋卷起斑斓的落叶之时,才能捕捉到自己的存在。

(6)、WR直到被发配到大西北才感到了人与这个世界隔绝的痛苦,Z却早已在幼小的心灵中就悟出了人与人本来就互相处在“世界的隔壁”。WR试图用政治的手腕来禁止人对人的放逐,Z则用艺术的追求来突破人与人的等级阶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即在政治的领域和艺术的领域,都在追求成为“人上人”,成为人类的救星或征服者。因此,他们对人类最神圣的爱情也只是视为他们进行征服的一个绊脚石(WR)或是手段(Z)。所以,毫不奇怪,当爱情(然而是儿童式的爱情)至上论者O问Z“爱情和事业,哪个更要紧”时,Z随口便答道:“当然是事业”,并解释道,事业上的成就是人们得到爱情的前提,“你以为有谁会去爱一个傻瓜吗?”这就引出了Z终生所抱的信念,也是使O的终生信念即纯情之爱受到致命打击的差异论观点。

(7)、  ●也许从来就有这样一个秘诀:咒语由被施咒的人自己说出来,就是解除咒语的方法。

(8)、  ●如果N出现得太晚,F的疯狂就要耗散,在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等待中他那软弱求全苟且偷安的禀性就又要占了上风,堤坝一旦不能冲决便要等到二十多年以后了,所有那些炽烈奔涌的话语都将倒灌回心中,只在夜梦里发出些许残断的回响,F就仍是今日之F

(9)、             摘自《务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