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回忆过去的成语125句

回忆过去的成语

1、回忆过去的成语诗句

(1)、(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2)、行思坐忆(xíngsīzuòyì)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3)、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4)、(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7)、(用法)多用于感慨的语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8)、温故知新(wēngùzhīxīn)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9)、(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10)、(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11)、(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2)、(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13)、(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4)、(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5)、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16)、意思: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17)、(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18)、(感今惟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19)、记忆犹新(jìyìyóuxīn)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犹:还。

(20)、(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关于回忆过去的成语

(1)、物是人非 ( wù shì rén fēi )

(2)、(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解释):愁:忧烦苦闷;憾:遗憾悔恨。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形容思虑现状,回忆往事而无限忧伤、怨恨的情绪。

(4)、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6)、(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7)、(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8)、(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9)、(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10)、(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2)、(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3)、(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4)、(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15)、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16)、征集祝福语!你的第一份新年礼物,就在这里!

(17)、(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18)、(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9)、(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0)、(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3、回忆过去的成语句子

(1)、(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3)、(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12月5日,四川省政府对有突出表现的见义勇为个人和群体给予奖励,掀起一股热潮。本号与四川日报合作,推出测试个人“勇敢指数”的小游戏,让见义勇为更加深入人心,并传达了“智慧型见义勇为”的正确打开方式。

(5)、(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7)、(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8)、(出处)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9)、(出自):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重过感旧园二首》诗:“水木清华负郭园,三年客梦此重温。眼中故物诗留壁,身后浮文酒满樽。”

(10)、(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1)、镂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12)、(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4)、成语释义: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5)、(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6)、(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7)、(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8)、(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9)、(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20)、(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4、回忆过去的成语怎么说

(1)、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同“情随事迁”。

(2)、(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忆苦思甜(yìkǔsītián)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5)、(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6)、(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7)、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翻译:我总是在回想着那些事情,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日子的)。”

(8)、(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9)、(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0)、原来说昙花难得出现。现比喻事物像昙花那样一出现很快就消失。

(11)、(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12)、(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指六十岁的代称。

(13)、也说过眼云烟。宋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原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视。后多用以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

(14)、(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15)、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16)、(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17)、(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18)、(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9)、(解释)一箪食,一瓢饮。形容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0)、(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回忆过去的成语有哪些

(1)、(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3)、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4)、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5)、(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6)、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7)、(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8)、(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9)、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10)、(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11)、(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13)、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犹:还。

(14)、出处:宋·方千里《哨遍·陈抑斋乞致仕》词:“忆鹤华亭,悔之晚矣(翻译:思念家乡的心情,后悔却已经晚了)。”

(15)、(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6)、(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

(17)、(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18)、(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19)、(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20)、(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1)、(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2)、(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5)、(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6)、不堪回首: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7)、(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8)、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9)、(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读书“百变”,其义自见!居家像这位五年级小姐姐一样学古文,孩子喜欢得停不下来!

(12)、似水年华流年似水朝花夕拾岁月如歌记忆犹新念念不忘今昔之感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思绪万千

(13)、(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15)、(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6)、(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7)、(解释): 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18)、忆苦思甜(yìkǔsītián):回忆过去的苦难,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19)、(出处): 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20)、镌骨铭心: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铭心刻骨:铭:回在金属上刻字;答刻:刻写。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镌心铭骨: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刻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铭心镂骨: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铭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铭记不忘: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镂骨铭心: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铭肌镂骨: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镂骨铭肌: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铭肤镂骨:同“铭心镂骨”。铭感不忘: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记在心里。深刻地记在心里,感激不忘。深铭肺腑:深深铭记于心。

(1)、(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2)、本号发起的签名活动,为庆祝新中国建立70周年而生,反响火爆,全川总签名人数突破500万!

(3)、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4)、(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5)、(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