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轻率逞能的成语136句

逞能的成语

1、形容一个人逞能的成语

(1)、声明: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谢谢!

(2)、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胜”、“争强要胜”。

(3)、话说数千年以前,无论是公狗或者是母狗,他们小便时都是用蹲着的。直到唐朝,事情才有了转变……唐太宗他老人家养了一对北京狗,有一次唐太宗上华山祭天,带了这一对去……祭到一半时,母狗突然内急,于是便跑到一棵树后解决,在祭天时这是非常不敬的行为,因此惹恼了玉帝,玉帝命令雷公打了一个雷,正好打在树上,树倒了,压死了母狗,公狗看了以后非常害怕……从此以后,公狗每次在树下小便时,都会伸出一只脚,用力顶着树,以免树倒下来压到自己……

(4)、都有“望到”的意思。前者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指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后者形容远远落在后面。

(5)、都有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考虑到的意思。前者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后者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6)、都有“意见有分歧、不统一”的意思。前者指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后者指意见不各自坚持一种说法。

(7)、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8)、轰轰烈烈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ōnghōnglièliè,释义: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9)、(释义) 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胜”、“争强要胜”。

(10)、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之意。前者比喻用尽全力冒险一搏,以求侥幸成功。后者比喻不留退路,下定决心一拼到底。

(11)、示例: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

(12)、都有“做一件事情在两方面有好处”的意思。前者指做一件事情顾及两个方面,使双方都能得到;后者指做一件事情可以有两方面的收获或达到两个目的。

(13)、都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前者贬义,形容固执保守、不知改进。后者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14)、前者指把已死或快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后者指从极其危险的境遇中逃脱,幸免于死。

(15)、(释义):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16)、都表示经常变卦。前者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后者形容变化不定。

(17)、示例: 他这半瓶醋也只能在小孩子面前逞能。

(18)、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指不可发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后者重在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9)、(正音) 好;不能读作“hǎo”;胜;不能读作“shēnɡ”。

(20)、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前者重在有意说得不清楚、不明确。后者重在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不肯明说或回避要害。

2、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轻率逞能的成语

(1)、逞强称能(chěngqiángchēngnéng)

(2)、无佛处称尊(wúfóchùchēngzūn)

(3)、前者形容事物一闪而过,使人印象不深;后者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4)、都有“才能显露出来”的意思。前者有争强逞能,好表现自己之意;后者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

(5)、都有不能想象之意。前者指事情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后者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

(6)、(用法) 有时略含贬义;表示喜欢逞能。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7)、出自:《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10期:“姚云朗风风火火地进来,摘下大皮帽子,满头冒着腾腾的热气。”

(8)、前者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后者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9)、前者指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后者除了比喻东西忽然不见了,还可比喻传播迅速。

(10)、出自:明《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独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望见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11)、(猪狗不如)猪与狗。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12)、(自作聪明)(释义):自己觉得自己挺聪明。形容人主观主义,轻率逞能。

(13)、都有“对事物非常清楚”的意思。前者形容清楚得就像指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给人看。后者形容人目光敏锐,可以洞察一切。

(14)、都有按一定顺序、步骤进行之意。前者侧重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5)、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

(16)、都有界限清楚之意。前者指喜欢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后者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17)、出自:《斑羚飞渡》: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竟后退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

(18)、(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19)、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三章:“今年内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20)、逞能,汉语词汇。拼音:chěngnéng,指炫耀、显示自己的才能(含贬义),有夸大其词的意味。

3、形容逞能的歇后语

(1)、图画成语:一共8道,谁能全都猜出来,谁就是鬼才!

(2)、都指不招惹是非。前者指保持自身的清白,自爱自尊,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后者指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身。

(3)、看图猜成语,看出5个是人才,8个是天才,10个是鬼才!

(4)、看图猜成语:我出题,你来猜,给生活找点乐趣

(5)、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前者形容人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后者指各方面都有考虑、安排得很周到,没有遗漏。

(6)、都含有全部消去之意。前者泛指把以前的事情全部了断,不再计较;后者比喻对成绩、优点等轻率地全部否定。

(7)、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8)、(冷水烫猪)烫猪,指杀死猪后用开水烫,以便去毛。用冷水烫猪等于不烫,猪毛仍去不掉。比喻白出力,徒劳无功。

(9)、出自: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如今放虎归山,你看他逞强逞能到什么地步!”

(10)、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前者指经常听到看到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习性等受到外来影响而不知不觉发生变化。

(11)、都有包办之意。前者指办事大包大揽,不让与事件相关的人参与其事;后者指超过权限办事。

(12)、猜成语:重在参与,猜对一半就很厉害了!没事动动脑子多好!

(13)、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前者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多含贬义;后者指用尽了心思。

(14)、前者形容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后者比喻某些思想、情绪或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

(15)、前者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无法揣测高深到了什么程度,常用于讽刺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16)、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17)、都有“乘机拿走东西”的意思。前者比喻乘乱捞取好处。后者指借机做事,不费力气。

(18)、风风火火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gfēnghuǒhuǒ,意思是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也指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19)、每到期未考试完毕,学校都要为每个学生写评语,学习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同学的评语就不必说了,什么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等等,可对于成绩总是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的评语,总是让老师费一番脑筋,最后,老师终于想出了一句评语,对其进行了恰当的评价:“该同学学习成绩稳定。”

(20)、都有“没有成功”的意思。前者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后者表示以前的功劳完全废弃,努力完全落空。

4、形容逞能的诗句

(1)、(语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是争强好胜的;偏用违所长。”

(2)、都有“重新开始”的意思。前者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兴起。后者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或已经消失的事物又重新活跃起来,多含贬义。

(3)、(例句)唐弢《文苑闲话》三:“说得明白一点,是‘自作聪明’,是‘莫名其妙’的‘矫揉造作’。”

(4)、(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5)、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6)、伏地圣人——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7)、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8)、争强好胜(zhēngqiánghàoshèng)

(9)、都表示没有私心。前者指秉公持正,不徇私情;后者形容不讲情面,不畏权势,公正严明。

(10)、都指讲惯听厌的话。前者指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言论。后者泛指平常的、没有新意的老话。

(11)、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12)、前者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后者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13)、(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14)、(寄豭之猪)寄:寄存;豭:公猪。寄放在别人家的公猪。比喻私闯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15)、冷冷清清,汉语词汇。拼音:lěnglěngqīngqīng,释义: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16)、(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像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17)、示例: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后,爸爸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18)、示例:每年春天,故乡的杜鹃花依然风风火火地开放,无拘无束。它们从不孤芳自赏,而是极尽生命的全部,向人们展示自己最纯朴自然的美。

(19)、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那火轰轰烈烈,哔哔噗噗,一派红光,如金龙乱舞。

(20)、都表示事前做准备。前者指在祸患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进行防备。后者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5、形容逞能的成语

(1)、看图猜成语:一只狼,穿着人的衣服,戴着人的帽子.

(2)、都表示清楚地记得往事。前者指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偏重于过去情景的再现;后者指事情依然记得很清楚,就像新发生的一样。

(3)、(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4)、(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5)、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6)、前者形容悲惨到了极点;后者形容极端凶狠残酷。

(7)、(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

(8)、都有“使人吃惊”的意思。前者多指怪诞、诡异的言行;后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9)、都有“耳朵听到”的意思。前者指亲耳听到,亲眼见到;后者指听得多了,就能细述出来。

(10)、都可指行走困难。前者指行走十分困难;后者还可比喻陷入困难境地,无法进行活动。

(11)、看图猜成语:第一题不会可以理解,全部不会也太差劲了吧!

(12)、发音: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13)、内容来源网络,本平台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14)、前者形容没有朝气;后者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15)、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小学生学习成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在写作时使用成语,更容易获得高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意思相似的,容易混淆的成语哦!

(16)、(肥猪拱门)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

(17)、(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18)、都有规矩之意。前者侧重于安于本分,规矩老实;后者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19)、(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20)、都有“稀少、少有”的意思。前者形容非常难得,独一无二;后者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1)、猜成语:不要犹豫,第一眼看见啥就直接说出来!

(2)、开心一刻:一斗牛士在乡间喝酒,朋友们劝他不要多喝,可他为了逞能,喝到摇摇晃晃不能自主,然后抄近路赶往赛场,已有一头公牛卧在场上。斗牛士马上握住双角与之剧烈搏斗,最后公牛落荒而逃。事后斗牛士和朋友们说:“刚才我喝得的确多了一点,不然非把自行车上的那小子拽下来不可!!”

(3)、都有将东西放在后边而不好之意。前者多用于指文艺作品的续作不如原来的好;后者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4)、都形容紧迫。前者指急迫得无法再等待。后者指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情势紧迫。

(5)、(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6)、(岀处)《尚书•蔡仲之命》:“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7)、都有“生动逼真、很像”的意思。前者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后者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8)、都有“公开做事,声势浩大”的意思。前者指大规模地摆开阵势。后者指办事声势大,行动迅速。

(9)、都有“没有办法”的意思。前者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解决的办法;后者指没有能力或力量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10)、出处:清·钱谦益《冯巳苍诗序》:“宾筵客座,辩论锋起,援古证今,矫尾厉角,自以为冯氏一家之学,论者无以难也。”

(11)、(出处):《尚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12)、看图猜成语:一个人抽着烟,拿着篮子在打水,很有意思的画面

(13)、开心一刻:一斗牛士在乡间喝酒,朋友们劝他不要多喝,可他为了逞能,喝到摇摇晃晃不能自主,然后抄近路赶往赛场,已有一头公牛卧在场上。斗牛士马上握住双角与之剧烈搏斗,最后公牛落荒而逃。事后斗牛士和朋友们说:“刚才我喝得的确多了一点,不然非把自行车上的那小子拽下来不可!!”

(14)、都有凭空捏造之意。前者重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作为根据;后者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1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一些成语虽然字面相近,但意思却大不相同。比如:大公无私和铁面无私、莫衷一是和各执一词、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其实不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写作、发言中,用错了词语往往会让原本很美好的寓意荡然无存。因此,大家在学习和使用成语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成语的意思。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50组易混淆的成语,附加辨析哦,赶快一起来学习吧!

(16)、(猪狗不如)猪与狗。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17)、都有“技艺高超、精巧”的意思。前者指创造性地运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后者形容技艺精妙高超。

(18)、前者形容吸引人的事物很多或景象变换很快,看不过来;后者除了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还形容人事繁杂,来不及应付。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